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计算机软件教研室启动课程技能图谱开发工作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落实产教融合战略部署,计算机软件教研室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启动课程技能图谱开发专项工作。本次活动以“对接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为目标,通过校企协同、任务驱动的方式,系统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图谱建设,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计算机软件教研室制定了《技能图谱开发方案任务安排表》,围绕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三大专业,确定了9门核心课程作为首批开发对象。例如软件技术专业的《JAVA程序设计》《PHP综合应用开发》《Python基础》,大数据技术专业的《No-SQL数据库技术》《Hadoop基础》《数据可视化》等。每门课程由骨干教师牵头,如金鑫负责《JAVA程序设计》、郑瑞银负责《NOSQL数据库技术》、漆震云负责《LINUX基础》,形成“专业负责人+课程组长+企业导师”的三级联动机制。

为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教研室拟对接行业头部企业,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技能图谱开发。通过企业调研、岗位能力分析等方式,梳理出软件测试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信息安全运维工程师等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3月份计划完成首轮企业调研和课程技能点初稿梳理,其中《JAVA程序设计》课程组拟与浪潮软件开展3次线上研讨,确定该课程核心技能指标;《NOSQL数据库技术》课程组拟结合行业最新技术,确定新增的行业前沿内容。

为确保技能图谱的动态更新,教研室建立“企业反馈—课程调整—质量监控”的闭环机制。每学期开展企业回访,根据技术发展和岗位需求变化修订技能指标,并将图谱应用于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学生职业规划。同时,将技能图谱开发与省级教学能力比赛、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计划启动“基于技能图谱的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计划年内完成3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升级。

本次课程技能图谱开发工作是顺应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计算机软件教研室拟通过校企协同构建“岗位需求—技能标准—课程体系”的精准对接机制,不仅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也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懂技术、精操作、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开启了新思路。下一步,教研室将继续完善技能图谱应用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