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增强家族成员之间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这个重要的节日,我们缅怀英烈、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为倡导文明新风,告别传统陋习,过一个平安、文明的清明节,小艺在此倡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清明,一为清,二为明。清,清洁;明,明净。清明时节正是万物生长、自然明净之时。在扫墓祭奠过程中,难免会将大的现代工业产品留在自然之中,这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小艺希望大家可以文明祭祀。
文明祭祀包括:
一、提倡生态文明祭扫。以鲜花、植树、诵读家规等方式取代传统的烟花爆竹、香烛纸钱。提倡环保祭扫;焚烧纸钱、冥物等落后祭奠方式,不在街道、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等。
二、提倡节俭察祀。不搞形式扫墓、攀比扫墓;传承孝道尊老的优良传统,以精神传承为主,提倡"网祭”、“公祭"等新形式。
三、弘扬文明新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了体系化的教育,在扫墓祭奠时,对于些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对老一辈人进行一定的知识科普,号召大家文明祭祀。
安全祭祀:
1.做好极端天气的防护。“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季雨水较多,出门在外应关注天气预报;前往山区时注意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2.注意交通安全。清明假期出行,要遵守相关的交通法规,错峰出行。
3.注意用火安全。扫墓祭拜时要做到不放爆竹、不烧纸钱、不点香烛、不带火种进山。
胸怀家国:
“多少男儿浴血中,卫我中华一脉同"。从加勒万河谷到黄海开山岛,从西北荒漠到南海岛礁,是他们,默默的守护我们;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国家国家,无国便无家。清明是广义的,不管你身在何处,都可以向百年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致敬,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走进烈士林园、纪念馆,为先辈们拂去风霜,向他们诉说中国的新时代。缅怀先烈,吾辈自强!清明追思,家国永念。
关注疫情:
新冠疫情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遵守疫情期间相关规定。出门佩戴口罩,不去人流密集处,勤洗手,多通风。自觉测温,出示健康码。
最后,小艺也提醒在清明期间留校的同学:
---注意出行安全。
---注意疫情防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注意寝室安全,用水用电安全,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利用假期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